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之一,
是我們不知道眼前的食物,
走過怎樣的旅程,
而來到我們面前。
				
				
					
				
				
					
				
				
			 
		 
		
		
			
				- 
					
						環境永續
						過去一百多年以來,隨著綠色革命的技術進展,農業生產獲得巨幅成長,當我們擺脫生存飢餓威脅,能方便品嚐嘗物廉價美的餐點之餘...
						
					 
					
				 
				- 
					
						氣候韌性
						從土地到餐桌,我們需要扭轉當前趨勢,轉而支持「泛有機」耕作農法,減少依賴化石燃料,尊重土地環境與萬物生態的永續農耕...
						
					 
					
				 
				- 
					
						健康營養
						全球每三人都有一人有飲食失衡的問題,到了2025年,這個比率極有可能攀升至二分之一以上...
						
					 
					
				 
				- 
					
						包容發展
						日日三餐飲食習慣,與農鄉發展休戚相關。由於跨國農糧企業具有生產成本與市場行銷的優勢,加上飲食習慣的變遷,選擇進口食物像是...
						
					 
					
				 
			
		 
		
		
			
				認識永續食材指南
				有機、友善、自然、安全、無毒、產銷履歷、無添加等等許多詞彙琳瑯滿目,雖然都是永續相關概念,卻無法涵蓋永續關懷的整體面向,每個通路店家、餐廳的食材採購與上架的標準是否符合永續原則,消費者也無從了解。台灣要落實永續,邁向2050淨零排放,可以有什麼樣的具體標準,指引消費者的永續飲食消費?探索 +
				
					
				
			 
		 
		
		
			
				
					永續食材標準
					永續食材指南」整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、國際先進國家與國內產業經驗,將以「友善環境」、「少添加物」、「低碳蔬食」、「可持續漁畜」、「本土生產」與「資源循環」等永續原則為基礎指標。探索 +
				 
		
				
					
						
							友善環境
						 
						
							少添加物
						 
						
							低碳蔬食
						 
						
							可持續漁畜
						 
						
							本土生產
						 
						
							資源循環